
1、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些工人在挑选原材料时,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材料,挑选不合理,最终应用到混凝土结构的制作过程中,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抗渗性等耐久性功能。因此必须严格把控混凝土制作的质量,其次还要根据工作环境、施工条件等严格的选择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保证好原材料的质量。
2、构造设计问题
施工混凝土结构的制作设计问题会直接关乎到混凝土的耐久性,例如对混凝土结构的形体尺寸设计、架构设计等。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应该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基实际可承受的能力,荷载分布的情况,减少裂缝的产生等,通过合理的设计架构进一步提升水工结构混凝土的性能,设计钢筋厚度,提升结构耐久性。
3、施工质量问题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原材料质量,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比如在进行混凝土的制作时,不严格控制其配比,水和灰之间的比例不平衡,水的比例较多,这必然会导致混凝土硬化之后不够紧实,还易出现裂缝,而这样的混凝土结构质量是非常差的,如果遇到较为恶劣的环境,必然会出现渗透、冻融等,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1、提高水工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
(1)掺加引气剂;
(2)严格限制水胶比;
(3)选用优质骨料。
2、提高水工混凝土抗渗性的措施
(1)尽量降低混凝土水胶比;
(2)掺加外加剂;
(3)掺用优质掺合料;
(4)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3、提高水工混凝土抗冲磨性的措施
(1)尽量降低混凝土水胶比,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选用优良的抗冲磨护面材料。
4、提高水工混凝土抗空蚀性的措施
(1)修改过流面体型、改善水流条件,保证水流不出现脱离表面的真空区;
(2)控制和处理过流表面不平整度,并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3)设置通气设施;
(4)改进泄流运行方式;
(5)采用高抗空蚀材料护面,如高强混凝土抗空蚀性较好。
5、提高水工混凝土抗化学侵蚀性的措施
(1)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如抗硫酸盐水泥;
(2)掺用火山灰质活性掺合料;
(3)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抗渗性;
(4)混凝土表面防护处理;
(5)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6、提高水工混凝土抗碳化性的措施
(1)尽量降低混凝土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减少空隙率,使CO2很难侵入到混凝土中去。
(2)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振捣密实,不漏振、不欠振,混凝土表面抹面要用力压实,使混凝土表面也密实,CO2不易侵入混凝土内部。
(3)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4)混凝土表面涂刷防碳化涂料作保护层,阻止CO2入侵混凝土。
(5)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有足够厚度,以尽量延长碳化时间。
(6)钢筋混凝土中混凝土掺钢筋阻锈剂,防止混凝土碳化后钢筋生锈。
7、其他措施
(1)加强材料质量的检测
想要进一步提高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及安全问题。一般制作水工混凝土时需要的成分是水、沙石、水泥等一些辅料。为了避免因为原材料所造成的耐久性下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包括进一步落实材料的强度、荷载力等各方面的指标。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材料它本身所具有的化学成分、干缩程度等等。要严格的去检测并记录。避免在后期出现的一些裂缝等不良现象,影响水工混凝土结构的耐受力,保证整个工程质量是符合实际需求的。
(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降低环境的破坏率
首先需要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理论配合比,根据结构所需要使用的年限、所处的环境、结构类型等合理的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在使用水胶比以及水泥用量时应满足标准性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运输的条件、浇筑所采用的方法,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选择混凝土,尽可能的表面混凝土在硬化之后所形成的收缩性现象。其次控制好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设置垫块时其强度以及耐久性不能低于结构本体,其形状和尺寸都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合理的分析以及计算保护层的厚度,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出现的厚度问题进行处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最后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浇筑之前需要对一些细节进行处理,水平面铺上20mm左右的水泥砂浆,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差,不能在表面加水,应该通过振捣等方式进一步的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果在浇筑时表面有积水,要及时的排出。当然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凝固现象的,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
(3)定期进行维护
水工混凝土结构正常运行之后,有关部门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合理化监督,通过记录的数据进行评估混凝土结构的寿命,尤其是要衡量好工作环境,及时的采取预防性措施,定时做检测以及安全鉴定,合理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如果发现混凝土的表面已经出现了病害,如碳化、脱落等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