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物下部的地下使用空间叫地下室,它是在限定的占地面积中争取到的使用空间。高层建筑的基础很深,利用这个深度建造1层或多层地下室,既可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又不需要增加太多投资。适用于设备用房、储藏库房、地下商场、餐厅、车库,以及战备防空等多种用途。
按使用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顶板标高位置分,有半地下室和全地下室;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地下室和混凝土墙地下室。
由于地下室的墙身、底板长期受到地潮或地下水的浸蚀,由于水的作用,轻则引起室内墙面灰皮脱落,墙面上生霉,影响人体健康;重则进水,使地下室不能使用或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因此,如何保证地下室在使用时不受潮、不渗漏,是地下室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地下水的情况和工程的要求,对地下室设计采取相应的防潮、防水措施。
一、地下室的防潮
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都在地下室地面标高以下时,仅受到土层中地潮的影响,这时只需做防潮处理。对于砖墙,其构造要求是:墙体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要饱满;在墙面外侧设垂直防潮层。做法是在墙体外表面先抹一层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再涂一道冷底子油和两道热沥青,然后在防潮层外侧回填低渗透土壤,如粘土、灰土等,并逐层夯实。土层宽500mm左右,以防地面雨水或其他地表水的影响。
另外,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设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设置在室外地面散水以上150~200mm的位置,以防地下潮气沿地下墙身或勒角处侵入室内。凡在外墙穿管、接缝等处,均应嵌入油缝防潮。
对于地下室地面,一般主要借助混凝土材料的憎水性能来防潮。但当地下室的防潮要求较高时,其地层也应做防潮处理。一般设在垫层与地面面层之间,且与墙身水平防潮层在同一水平地面上。
二、地下室防水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的底板和部分外墙将浸在水中。在水的作用下,地下室的外墙受到地下水的侧压力,底板则受到浮力作用,而且地下水位高出地下室地面愈高,侧压力和浮力就越大,渗水也越严重。因此,地下室外墙与底板应做好防水处理。
目前,采用的防水方案有材料防水和自防水两大类。
1.材料防水
材料防水是在外墙和底板表面敷设防水材料,借材料的高效防水特性阻止水的渗入,常用卷材、涂料和防水水泥砂浆等。
2.混凝土防水
为满足结构和防水的需要,地下室的地坪与墙体材料一般多采用钢筋混凝土。这时,以采用防水混凝土材料为佳。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与普通混凝土相同。所不同的是借不同的骨料级配,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或在混凝土内掺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骨料级配主要是采用不同粒径的骨料进行配料,同时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含量,使砂浆充满于骨料之间,从而堵塞因骨料间直接接触面出现的渗水通道,达到防水目的。
内容来源:建筑工程学社
免责声明:本文涉及的部分文案、图片、视频摘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本站不对其准确性负责。部分内容、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