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加的趋势,普通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逐渐被中高层、高层住宅所代替,随之,伴随着地下车库普遍运用,同时不利的因素也暴露无移,车库在雨季出现多方面漏水、渗水现象,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车库外围挡土墙(剪力墙)有渗漏;
(2)各种穿墙套管的内、外向车库内渗漏;
(3)后改装,私自钻孔;
(4)车库底板部位有渗漏;
(5)车库进门口处自坡道外侧向车库内倒灌雨水。
1、墙体(剪力墙)有漏点
1.1 原因分析
(1)外挡土墙墙体混凝土,由于浇筑顺序不恰当或浇筑中断时间过长,造成墙体局部存在混凝土冷接缝;局部振捣不密实。
(2)局部外墙对拉螺栓施工不规范造成渗漏,对拉螺栓的止水环未满焊;外漏的螺栓割除后未正确使用防水砂浆抹平、未正确涂抹防水涂料。
(3)外墙后浇带补浇施工未按设计要求规范施工。后浇带浇筑前,两侧先浇筑的混凝土凿毛不仔细、清理不干净、未铺一层同原混凝土标号一致的去石混凝土;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浇筑材料未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后,外侧柔性防水有破损。
(4)外墙周围柔性防水(SBS)有破损;外墙模板拼缝接茬混凝土错台、铁钉(对拉螺栓丝头)未割除磨平等防水基层处理不规范、不到位;柔性防水粘贴局部折皱、空鼓,卷材搭接处尺寸较小、且粘接不牢固;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卷材老化。柔性卷材防水局部未按设计要求施工保护层,造成局部防水层在基坑回填土时被破坏。
1.2 处理措施
(1)对外挡土墙混凝土施工冷缝和局部振捣不实形成的漏点,进行注浆处理,经过多次试验,逐步缩小漏点,直到不漏为止。
(2)针对外墙对拉螺栓施工不规范造成渗漏点,在外挡土墙内侧将渗漏处的螺栓杆周围剔凿出直径70 mm、深50 mm的孔洞,将孔洞露出的螺栓杆割除、用干硬性的防水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抹平,再用渗透结晶类的防水涂料涂抹两遍。
(3)针对后浇带不密实的渗漏点,将不实处剔除干净,用高一级标号的抗渗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再用渗透结晶类的防水涂料涂抹两遍。
2、各种安装套管处漏水
2.1 原因分析
(1)各种检查井(强电检查井,弱电检查井,自来供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检查井内侧未抹灰,特别是进出管井的管道周围,未填塞或封堵不密实。
(2)套管与线缆(管道)间的缝隙未封堵。1)供电主电缆(弱电线缆)与预埋套管之间未封堵;2)预埋套管与检查井套管周围封堵不密实。
2.2 处理措施
(1)对供电主电缆与预埋套管之间用膨胀防水材料封堵密实;
(2)检查井内侧套管周围用砂浆填嵌密实。
3、钻孔处渗水或漏水
3.1 原因分析
车库外侧柔性防水做完后,弱电穿墙处,未预留孔洞,而直接用水钻钻孔,又未采用下步的防水措施,导致下雨从钻孔处渗水或漏水。
3.2 处理措施
水钻钻孔处,增设套管,套管里外都用防水材料嵌实,包括穿墙处的里侧,也必须镶嵌捣实。
4、车库底板渗漏
4.1 原因分析
(1)车库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未正确分层分段施工,造成混凝土施工冷缝的形成。
(2)后浇带补浇施工未按设计要求规范施工。后浇带浇筑前,两侧先浇筑的混凝土凿毛不仔细、清理不干净、未铺一层同原混凝土标号一致的去石混凝土;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浇筑材料未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4.2 处理措施
(1)对外挡土墙混凝土施工冷缝和局部振捣不实形成的漏点,进行注浆处理,经过多次试验,直到不漏为止。
(2)针对后浇带不密实的渗漏点,将不实处剔除干净,用高一级标号的抗渗膨胀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
5、车库进门口处自坡道外侧向车库内倒灌雨水
5.1 原因分析
车库进门口处高度与室外地坪平行或低于车库门口处截水沟;下雨时室外雨水倒流入车库,顺着车库坡道流入车库地面,或者截水沟无排水管道,截水沟水满后溢入坡道流入车库。
5.2 处理措施
(1)抬高截水沟的高度,避免下雨时雨水倒流入车库。
(2)截水沟预埋排水管,排水管直接接入室外雨水井,可以避免下雨时截水沟水满时直接流入雨水井,而不倒流入车库。
通过以上几种原因分析,根治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哪个环节未做好,哪个环节就会出现问题,只有施工过程严格执行图纸、规范要求就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内容来源:建筑技术杂志社
免责声明:本文涉及的部分文案、图片、视频摘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本站不对其准确性负责。部分内容、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