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说说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及怎么做好养护

发表时间:2024-12-05 16:40:36 点击: 85

众所周知混凝土质量与养护密切相关,对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精心养护是提高其强度、抗渗、抗裂等耐久性能的重要手段。混凝土浇筑后既要防止失水干燥收缩,也要防止早期手段和混凝土降温速度过快造成的温度收缩。养护对混凝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养护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施工工人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合理的养护,可以保证水泥水化所需的温度和湿度,使水泥持续水化,强度持续增长。实践发现,混凝土养护时间越长,养护越充分,混凝土强度较不养护的混凝土明显提高。此外,养护时间越长,越充分,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与取芯强度差值越小。

(2)养护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科学合理的早期养护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混凝土浇筑后有效而充分的保湿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水分的蒸发,较少混凝土的失水收缩。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分的迁移活动会使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毛细孔,产生的“湿度变形”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在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会引起干缩变形,内部水分充足时会引起湿胀变形,即“干缩湿胀”在混凝土养护工作开展下,能够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混凝土由于温度应力的变化,出现较大的温度裂缝。

(3)科学合理的养护养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合理的养护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密实度,对混凝土的微裂缝数量、空隙面积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混凝土材料微观特性,早期养护得当,后期混凝土密实度高,总空隙率低,毛细孔含量减少,所以合理养护会明显提高混凝土早期性能,如强度、抗渗透性能。混凝土保温养护同保湿养护一样重要,混凝土表面温度突然下降,而内部温度下降幅度较小,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大,温度应力相应增大,当产生的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过快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因此,在养护过程中既要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又要防止温度降低过快。在混凝土拆模后,若环境温度变化剧烈,应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保温隔热,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温度、湿度、养护时间等是混凝土材料养护过程中主要的控制参数,充足的水分、适当的温度和必须的养护时间是实现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保障。

(4)养护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体积大或者容易引起温升影响混凝土质量,进而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及混凝土表面温度环与环境温度的温差不宜大于20℃,每天降温速度不宜大于2℃,采用喷洒水养护时,养护水温度不等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15℃。通过合理开展养护工作,能够对混凝土内部进行冷却散热,并对混凝土表面的散热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对混凝土的温度差进行科学控制,有效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在有效的保湿处理下,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二)混凝土的几种养护方式

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受工程结构形式、水泥品种、环境和气候条件、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如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时,正常温度下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或者缓凝型外加剂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对于有抗冻、抗渗等耐久性要求的工程,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d。

(1)带模养护

模板既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温作用避免混凝土表面和外界环境产生大的温差,尤其在气温骤降时,应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必要时还要采取其他保温措施。模板与混凝土紧密接触,避免水分蒸发,又具有一定的保湿作用。大体积混凝土需要带模养护14天,普通混凝土结构需要带模养护7天。但带模养护操作方便、简单,但占用模板时间较长,不利于模板的周转使用,对于工期要求高的工程不适合采用。

(2)喷水养护

喷水养护是常用的养护方法,施工操作简便。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后,用水管在混凝土结构外表面喷水养护。喷水养护过程应依次进行,避免遗漏,喷水量以保持墙体表面湿润为宜,一般每天不少于5次。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不宜采用喷水养护。但喷水是间断的,不具有连续性,且喷水不均匀,混凝土很难时刻保持湿润,养护效果较差。另外,需要固定的配套设备,现场大面积的使用较困难,耗费人工,耗费施工用水。

(3)刷养护剂养护

混凝土结构拆除模板后,在其表面涂刷养护剂,防止水分散失,起到保水养护的作用。涂刷养护剂时应保证涂刷均匀,纵横向各刷一遍,经常检查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但应注意涂刷养护剂后易受外部作用影响易产生裂纹,影响保湿效果。此外,养护剂的种类不同对养护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这也对养护剂的使用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覆盖薄膜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或拆除模板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水分散失,以利于混凝土的水化作用,保证保湿养护效果。粘贴薄膜时应注意塑料薄膜应搭接良好,保证薄膜封闭严密,经常检查覆盖薄膜的完整性,保持薄膜内部具有凝结水珠。覆盖薄膜养护的薄膜不易固定,易损坏,导致养护效果较差。

(三)混凝土养护的几个认识误区

(1)混凝土养护就是覆盖保湿。

混凝土覆盖保湿十分重要,一方面为水泥水化提供充分的水,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养护水的急剧蒸发,减少混凝土失水收缩裂缝。但养护不仅仅是覆盖保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为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足够充分的湿润状态,以满足水泥水化的需要;二是要保证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能保持有合适的最高温度、合适的内外温差及其合适的表面与环境大气的温差,同时还要有适当的降温速率和升温速率。

(2)只要混凝土表面不泛白,养护就不算晚

很多施工人员认为混凝土只要表面不发白,就是混凝土表面失水不严重,可以不进行养护。《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7.4.7条第一款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也就是说,只要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前进行浇水养护就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在工地上常会遇到技术人员催促养护浇水,可是有人会说,混凝土浇筑完毕才几小时,离12h还远呢!不着急。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水泥用量较大、早期强度高、水胶比小等原因,使其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干缩变形和自收缩变形都较大,混凝土开裂时有发生,其中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的过迟成为早期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

(3)保湿养护就是浇水,这样补水才充分

有施工人员认为,保湿养护就是浇水,这样才彻底。混凝土水化初期大量浇水,一方面冲刷表面,容易造成表面浸泡使表面破坏粉化,另一方面表面浇水,(冷水)流过混凝土表面,将其热量迅速带走,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骤降,而使其内外温差及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过大而产生“热震”,致使混凝土表面开裂;同时,要切记养护浇水不可时断时续,中断多次反复“热震”则有加剧混凝土开裂的可能。适宜的浇水养护应是小水漫淋。

4)大体积混凝土只注意控温,忽视降温速度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温差裂缝,施工过程中,往往采取很多手段降低混凝土温度。但在控制混凝土温升的时候,而忽略降温速度的影响,往往造成降温速度过快形成收缩力。也就是说,不论春夏秋冬的外界气温是高还是低,混凝土的保温养护,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表面温度,还能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得以缓降,并减小了内外温差和混凝土表面与大气环境的温差,为此,这种“外保温内缓降”的养护方法得以能够防止和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image.png


内容来源:砼话

免责声明:本宣传资料内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