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梁桥造价低、耐久度好,在桥梁建设中被广泛应用。混凝土梁桥在运营过程中,受混凝土自身性能、荷载、环境等影响,会产生裂缝、破损等病害,如不及早采取养护措施,随着病害的进一步发展,将造成结构性损伤,从而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混凝土桥梁病害分析
总体来说,桥梁的常见病害有以下几种:
1)混凝土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钢筋腐蚀等。成因复杂而繁多,成为众多病害中最常见的一种。
2)梁体、墩台等局部破损,漏筋及钢筋锈蚀。长时间的受水流冲刷腐蚀,将原本包裹在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裸露出来。
3)混凝土结构表面缺陷。如:蜂窝、麻面、空洞、露筋、剥落、游离石灰、缝隙夹层等为主。长时间的问题不及时处理,会导致钢筋钝化较早破坏而产生锈蚀。
4)伸缩缝破坏。伸缩缝设置在梁端相对薄弱的部位,受车辆冲击荷载反复作用而产生。
5)支座剪切变形、脱空。车辆制动力、梁体伸缩会引起支座剪切变形;结构自重不均衡、车辆偏载可导致支座脱空。
6)桥面铺装层磨损,桥面坑洼不平。
7)桥面排水口堵塞,井盖破损。
8)墩、台及基础破坏,包括:墩、台身水平、竖向和网状裂缝,基础不均匀沉降,基础滑移、倾斜以及局部脱空等。
3、桥梁补强加固的常用方法
1)增大截面加固法。该方法通过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并增配钢筋等方式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的需要。
2)粘贴钢板加固法。该方法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情况下对结构进行加固,加固质量要求高,但可以不破坏原有结构。
3)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该方法是一种直接加固方法,利用碳纤维胶将纤维复合材料粘贴于原构件混凝土表面,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复合截面,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受拉和受压构件的补强加固。
4)体外预应力加固法。该方法通过增设体外预应力索的方式施加体外预应力,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状况得到改善和调整。
5)混凝土表面缺陷修复。针对不同的缺陷,可利用结构胶、环氧砂浆等对表面缺陷部位进行封闭、灌注、压注、抹平等。以防止钢筋锈蚀、混凝土老化。
6)植筋加固法。是一种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连接与锚固的技术,可以植入普通钢筋或螺栓式锚筋进行加固。其优点在于可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
7)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该方法通过增设体外预应力索的方式施加体外预应力,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状况得到改善和调整。
内容来源: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涉及的部分文案、图片、视频摘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本站不对其准确性负责。部分内容、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