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5位院士就桥梁用材发表观点|高性能材料助力桥梁建设高质

发表时间:2023-04-27 16:47:11 点击: 85

近日,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发布的《桥梁学科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面向桥梁安全强韧与跨径突破、智能绿色建造、健康运维与长寿保障的重大需求和技术挑战,“安全可靠、智能先进、绿色集约”是桥梁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

《纲要》明确,到“十四五”末,在材料与结构、勘察设计、施工、运维、防灾减灾、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重点突破,进一步巩固我国桥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到2035年,中国桥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智能勘察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防灾减灾、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达到总体领先水平,引领世界桥梁的发展。

纲要》提出桥梁学科发展的六大方向与任务,“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是其一。未来,要突破混凝土桥梁结构低碳长寿命保障技术;突破高耐久、高性能筋材/预应力钢绞线规模化制备与应用技术;研制超高强度缆索高抗疲劳与长寿命缆索体系;研发桥梁用复合材料设计方法与制备技术。

日前,在湖北武汉召开的桥梁会议上,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材料与桥梁工程相互成就、共促发展发表观点。

“桥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去突破。对于新建桥梁,要优生优育,目标是健康长寿,对既有桥梁要延年益寿。”聂建国院士表示,通过技术创新来优化桥梁结构体系,从而降低原材料消耗,在“双碳”目标下大有可为。

张喜刚院士认为,“智能桥梁的发展,需要桥梁技术、数字化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群的协同发展,这将会带动合作领域、合作模式、合作机制的深刻变化。”

“面向未来更大跨度需求、更复杂建造环境,对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应系统规划、尽早攻关,积累技术储备”,卢春房院士谈到,“要开发高性能材料,实现桥梁材料高性能和智能化”。

“传统钢筋混凝土桥塔与钢桥塔难以满足多塔多跨、大跨重载缆索承重桥梁的发展需求。”周绪红院士表示,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高性能结构体系,钢管混凝土桥塔材料利用率高。钢材用量约为钢桥塔的20%~50%,基本与钢筋混凝土桥塔持平,而混凝土用量约为钢筋混凝土桥塔的40%~100%。

“超高性能混凝土是桥梁轻量化、高耐久的重要发展方向。”刘加平院士认为,“隔、阻、缓、延”耐久性提升技术,是延长桥隧寿命的有效途径。前不久,由刘加平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一代混凝土设计理论与方法”启动会在南京召开,项目将以“新一代混凝土高强韧、高抗裂、长寿命”为核心目标,采用材料科学、信息与智能、物理与力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式开展多维度研究,最终实现新一代混凝土绿色低碳、强韧共生、系统寻优、材尽其用。

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咽喉工程,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桥梁强国”也是“交通强国”的重要内涵。全要素、全过程要多维度协同攻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领先的桥梁工程。



内容来源: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4月24日5版《5位院士就桥梁用材发表观点|高性能材料助力桥梁建设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宣传资料内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