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说清水混凝土世界的诗和远方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是建筑现代主义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法,是通过建模工匠高超的技艺和精度,高标准地完成模具后再浇灌混凝土,经冷硬养护成型直接表现饰面效果的工艺工法。清水混凝土“素颜”带来的沉静、朴素和富有韵律感的空间,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近代建筑历史中,不乏优秀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作品。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擅长将厚重的混凝土以几何形状呈现,将光、影、空间完美结合,塑造出高雅且富有诗意的建筑空间。这种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效果有很强的感染力。安藤忠雄也因此被称为“清水混凝土诗人”。他独特的建筑风格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04年,随着国内首座大面积清水混凝土工程“北京联想研发基地”项目建造完成,我国建筑也逐步开启了清水混凝土时代。
伴随国内施工技术水平的完善,以崔愷、魏春雨、李虎、马岩松等为代表的设计大师们,引领中国建筑设计界将清水混凝土的设计和应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赋予了混凝土更多可能性。从常规的几何空间到形态各异的多曲面异形空间;从混凝土本色到彩色的应用;从光面到木纹的表观呈现,混凝土迎来了一个多元化飞速发展阶段。
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李季/供图
在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之前,国内外对白色清水混凝土的应用极为罕见,既要呈现白色清水混凝土外观效果,又要保证混凝土性能,这个做法本身就是超越性的。我们在施工前期与设计团队进行了大量样块、样板实施及白色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最终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材料本身固有色对空间中其他成分的干扰且不丧失清水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作为国内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呈现,既是对馆内艺术品的呈现,也为艺术品的选择预留更多的思考空间。
荣成市少年宫 李信君/供图
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内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成熟,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材料的造型也越来越丰富,建筑形态越来越复杂。
如今,清水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文化艺术建筑领域逐渐扩展到高铁、桥梁、办公、水电、核电等领域,清水混凝土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和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艺术风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引用崔愷院士的一句话:“清水混凝土建筑不仅代表着建筑创作水平的提高,更代表着一种追求完美、追求永恒的创作精神。”清水混凝土以其高超的工匠技能和绿化环保的发展理念,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而我们也会始终致力于国内艺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探寻未知的远方。
内容来源:中国建材报
免责声明:本宣传资料内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