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指出:浇筑后的混凝土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与质量。因此,施工(生产)单位在施工(生产)前,应对其施工(生产)对象,根据所采用的原材料以及混凝土性能要求,提出切实可行而又能保证混凝土强度与质量的养护方案,并将其列为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并应随时检查其执行情况。
05-091、颗粒级配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粒级。单粒级宜组合成满足要求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粒级。2、针、片状颗粒含量碎石或卵石中
05-0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以满足混凝土的良好硬化条件。为满足这种硬化条件所采取的措施,称为混凝土的养护。温度、湿度及养护延续的时间是混凝土养护的三大要素。
05-06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了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引起的。
05-05普通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05-04我国水利工程分布广,数量多,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控制对于整体质量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建设的
04-28近日,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发布的《桥梁学科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面向桥梁安全强韧与跨径突破、智能绿色建造、健康运维与长寿保障的重大需求和技术挑战,“安全可靠、智能先进、绿色集约”是桥梁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
04-27试件法、钻芯法、回弹法、超声检测法、后装拔出法
04-26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只有正确识别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隐患,才能确保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04-25公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一项基本工程,它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因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具有非常高的施工效果。在工程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保证其使用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
04-24